9月4日,《人民政协报》刊登了《跑出创新之路的“浙”样风采》一文,就8月23日至24日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十六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快协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开展专题协商进行了报道。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民建温州市委会主委徐育斐等4位民建界别省政协常委在会上发言。
文中摘录了徐育斐常委题为《打通制度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建议指出:通过推进龙头企业上市,推进中小企业优化提升和风险企业市场出清,加快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提升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强化产业大平台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小微园建设提速提质;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大企业品牌培育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加大新兴产业招引力度,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提升;加快促进高端要素集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打通制度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营造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优化环境。
就如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徐育斐常委指出:鼓励企业采用“研发在外地,应用在本地”的模式建立“飞地型”研发基地,形成“市外研发基地研发—创新资源科技城孵化育成—本地企业放大—企业承接制造”的开放创新链和合作网。那在打造创新生态过程中,政府应该做什么?徐育斐常委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医疗社保等政策,建立完善“工匠”评选制度,强化校企合作。
备注:本报道刊载于《人民政协报》2017年9月4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