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大事,也是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几年来,市政府和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积极履行自身职能,大力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活动,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献计献策,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是,我市涉药单位众多,瓯海就有700多家;食品作坊、食品销售;动、植物食品加工、销售;冷、热饮品店,生、熟食品摊,以及保健食品销售店,有证、无证同时存在,数不胜数,监管工作面大量广,纷繁复杂,加之我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立时间不长,工作起步较迟,因此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与问题。其主要是:执法主体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行政措施不多,打击力度不大;人员力量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群众安全意识淡溥,宣传工作不深入等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建立健全机制,推进形成监管合力。要推进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管机制。要抓住机遇,抓紧启动机构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形成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步调一致的监管合力。部门多头管理机制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绊脚石,实行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才能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更加适应当前纷繁复杂的局面。根据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职责范围,督促和指导各职能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执法,严格用法。要进一步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监管中的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排除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堵住监管中出现的漏洞,弥补工作上的不足,及时解决监管中的难题。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相关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预警应急制度,以及行业诚信评价制度,定期对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市场、企业、商店等进行诚信考核,努力提高他们的诚信度。要进一步完善源头管理机制,针对我市食品产业低、小、散的现状;出台加快调整食品产业结构政策,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建立规范的生产基地和合法的经营模式;落实责任,各个层次都要有专人负责,做好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市场流向记录,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不断优化食品药品监管环境。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市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需要,增加人员编制,选调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壮大行政队伍,加强执法力量。在目前情况下,先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发挥村两委、镇街协管员的作用,提高其待遇,明确其职责,由其承担村居日常巡查任务,加强对基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要加快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区级食品综合检测中心,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以及需要检测的部门单位提供服务和方便;同时,逐步扩大监测范围,搞好基层检测体系建设,在镇街配备检测设备和专职检测人员,提高和发挥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作用和能力。要经常组织各类培训学习活动,加强对检测技术人员和食品药品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快执法力度。根据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在监管方式上必须要有所改变和创新。要采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对农贸市场、水果市场、菜篮子集团、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要进行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法行为,决不手软,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制裁。在必要时,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市民代表,组成食品药品监督团,对各大市场、食品店、药品店等进行明察暗访,促使行业“讲法律、讲道德、讲安全”,保证规范生产,合法经营。
四、要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讲安全的氛围。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节假日、宣传月、宣传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的宣传,并通过现场咨询、标语、横幅、专栏、橱窗、广播电视、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宣传贯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切实提高民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以及法律维权意识,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顺利有效进行。